- 日期 20180710
- 今天的学习总用时:5h
- 今天学习的目标是什么:学习完day1,看完html标签和web建站的基础常识
- 哪些东西今天了解得比较透彻:web架构,一个完整的页面渲染,浏览器发送给服务器请求,服务器根据返回结果生成页面并http传送到浏览器,浏览器将其渲染。
-
仅仅稍微了解的:常见的框架。
【HTML标签】
[关闭空标签]在开始标签中添加斜杠,比如 <br />,是关闭空元素的正确方法。(原来是<br>)
大部分标签具有的属性:
属性 | 值 | 描述 |
---|---|---|
class | classname | 规定元素的类名(classname) |
id | id | 规定元素的唯一 id |
style | style_definition | 规定元素的行内样式(inline style) |
title | text | 规定元素的额外信息(可在工具提示中显示) |
<!-- 对于惊叹的页面如何查看源代码:右击找到查看页面源代码 -->
应该避免使用下面这些标签和属性(html4中被废弃):
标签 | 描述 |
---|---|
<center> | 定义居中的内容。 |
<font> 和 <basefont> | 定义 HTML 字体。 style 属性淘汰了旧的 <font> 标签。 |
<s> 和 <strike> | 定义删除线文本 |
<u> | 定义下划线文本 |
属性 | 描述 |
align | 定义文本的对齐方式, style /text-align属性淘汰了“旧的” bgcolor 属性。 |
bgcolor | 定义背景颜色, style /background属性淘汰了“旧的” bgcolor 属性。 |
color | 定义文本颜色 |
对于以上这些标签和属性:请使用样式代替!
html基础只看了零星,剩下还有列表,文本框,表格之类的有点心生厌烦了,大概今天达到了学习阈值。想想也好,与其眼巴巴光靠记忆记住这些死知识,不如在实践的时候想不起了再去翻阅来得有效。时刻提醒自己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,不是为了做笔记而做笔记。
【HTML建站的基础知识】
如图展示的是客户端和服务器如何进行交互传递信息的完整过程:
(注意这里是知乎的服务器,host是www.zhihu.com解决了我一直的疑惑:服务器这个虚拟的东西到底在哪里)
HTML:一种标记语言,由各种标签构成。浏览器会根据这些代码渲染出页面,如果没有css,直接按照浏览器默认的样式显示。
CSS:给页面自定义布局,可以给页面设置绚丽多彩的样式。 用<link>关联
HTML5:一个标准:代码里可以有什么标签,标签怎么写,标签里可以有什么属性
XHTML:HTML和XML的杂交品种,语法更严格
JavaScript:为html和css构成的静态页面添加动态效果(ajax), 用<script>关联
Web Service: Web Server 提供的 Web Service,指的就是这种协议( 比如 HTTP/HTTPS )+格式的交流体系(比如html/xml)。 常见的现成的 Web Server 有开源的 Apache、Nginx和微软的IIS
PHP:
PHP 就是一种常见的用来写服务器脚本的语言
服务器脚本:服务器脚本就是利用已知的数据,在这些因人而异的地方填入相应的内容,生成给每个人看的页面。
Web Framework : 为了方便,我们在写服务器脚本的时候,通常还会用个同语言写的 Web Framework 来处理各种细节,防御一些常见的攻击,提供跨站认证(比如用已有的微博账号注册其他网站)的接口,利用cookie处理登陆状态和用户设置,生成网页模版之类的。
链接: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22689579/answer/22318058
来源:知乎
著作权归作者所有。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,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简单概括一下,对于我们普通的网站访问,涉及到的技术就是:
- 用户操作浏览器访问,浏览器向服务器发出一个 HTTP 请求;
- 服务器接收到 HTTP 请求,Web Server 进行相应的初步处理,使用服务器脚本生成页面;
- 服务器脚本(利用Web Framework)调用本地和客户端传来的数据,生成页面;
- Web Server 将生成的页面作为 HTTP 响应的 body,根据不同的处理结果生成 HTTP header,发回给客户端;
- 客户端(浏览器)接收到 HTTP 响应,通常第一个请求得到的 HTTP 响应的 body 里是 HTML 代码,于是对 HTML 代码开始解析;
- 解析过程中遇到引用的服务器上的资源(额外的 CSS、JS代码,图片、音视频,附件等),再向 Web Server 发送请求,Web Server 找到对应的文件,发送回来;
- 浏览器解析 HTML 包含的内容,用得到的 CSS 代码进行外观上的进一步渲染,JS 代码也可能会对外观进行一定的处理;
- 用户与页面交互(点击,悬停等等)时,JS 代码对此作出一定的反应,添加特效与动画;
- 交互的过程中可能需要向服务器索取或提交额外的数据(局部的刷新,类似微博的新消息通知),一般不是跳转就是通过 JS 代码(响应某个动作或者定时)向 Web Server 发送请求,Web Server 再用服务器脚本进行处理(生成资源or写入数据之类的),把资源返回给客户端,客户端用得到的资源来实现动态效果或其他改变。
几种常见的架构:
- LAMP - L:Linux(操作系统)-A:Apache(Web Server)-M:Mysql(数据库)-P(Python/Perl服务器脚本语言)
- J2EE 企业级的架构。
- ASP.NET Windows Server 操作系统,SQL Server 数据库,IIS Web Server
-
MEAN架构 MongoDB(数据库)Express(Web Framework)Angular 做前端的 JavaScript 框架,Node.js 用于编写 Web Server。